logo

族谱名称: 姓氏: 名字:
始祖信息: 堂号: 编者
散居地: 地区:
全文搜索
高级搜索

简介

施姓在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七位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。在福建第四十三位。台湾排名第三十八位。

渊源

1、出自姬姓,为春秋时鲁惠公子尾生之后,以祖字为氏。据史籍《通志•氏族略》、《元和姓纂》等记载,春秋时期,鲁惠公姬弗涅之子中有个姬尾生,字施父,史称施父尾。在鲁桓公姬轨(姬允)执政时期(前711-前694),姬尾生成为鲁国的大夫。据说,姬尾生精通音律,曾视来访的曹国太子赏乐姿态之变化,断言其父曹伯将不久于人世,后来果然应验。鲁桓公深敬姬尾生之才,委以重用,施父后成为春秋名臣。后传到其五世孙姬孝叔之时,干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,称少施氏、亦称施父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施氏,史称施氏正宗。

2、出自夏时施国,为夏时施国公族之后,以国名为氏。据《姓氏考略》所载,夏时诸侯有施姓(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市一带),国亡以后,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氏。

3、出自子姓,商民七族之一有施氏。据《左传》所载,周初,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,分到了“殷民七族”:陶氏、施氏、繁(一称邽)氏、锜氏、饥氏、樊氏和终葵氏等。施氏为制旗帜的工匠,其后代相传姓施,称为施姓。

4、出自方姓,为明代方孝孺同族方氏,避难时改姓施。据《姓氏词典》注云:“系改姓,明代方孝孺被杀后,其同族外逃,惧怕株连改此姓。“施”字拆开为“方人也”。”

5、出自他族改姓。今京、彝、苗、蒙古、羌、傣、怒、纳西、傈僳等族有此姓。

得姓始祖

施父为施姓的得姓始祖。春秋时鲁国君主惠公之子,名尾生,字施父,人称施父尾。在鲁桓公时任大夫之职,据说他精通音律,曾视来访的曹国太子赏乐姿态之变化,断言曹伯(曹国国君)将不久于人世,果灵验。桓公深敬施公之才,委以重用,传到惠公的五世孙之时,以祖名为姓。

郡望堂号

吴兴郡:三国吴置郡。治所在乌程,故城在今浙江省湖州南。

临濮郡:施姓发祥于鲁地、濒临濮水。濮水,今虽湮没,但古代却颇有影响。鲁惠公之八世孙施之常,系孔门七十二贤之一,封为临濮侯。故施氏皆以“临濮”为郡望。

施姓的主要堂号有临濮堂、恭敬堂、务本堂、存仁堂、桓德堂、麟庆堂、敦睦堂、馀庆堂、式古堂、彰德堂、敦厚堂、志远堂、奉恩堂、亲亲堂、培远堂、学馀堂、永宁堂、永恩堂等。

临濮堂:鲁惠公之八世孙施之常,系孙子七十二贤人之一,封临濮侯,故华夏施氏多以临濮为堂号。

祠堂古迹

衙口施氏大宗祠,亦名浔海施氏大宗祠、浔江施氏大宗祠,位于晋江市龙湖镇钱江村(衙口村)。背倚万寿宝塔,右挹闽海碧波,左襟灵秀余脉,前布池塘七口,状犹七星拱月。宗祠始建于明崇祯庚辰年(1640),清•顺治辛丑年(1661),沿海迁界因隳,康熙二十二年(1683)施琅统一台湾,翌年清廷展界,居民回迁。迨康熙二十六年(1687),施琅于故址重建之。迄今历三百余载,保存完好。宗祠坐北朝南,系五开间三进带护厝,前设石庭,后附花园,系典型闽南硬歇山顶皇宫式建筑,整座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木构架。中轴线由照墙、前埕、大门、中埕、前厅、后埕、后厅组成,左右有两廊,左边有火巷隔开,还有一列厢房。占地面积两千余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有1740多平方米。

钱江施氏家庙,晋江市龙湖镇钱江村。宋代,施梦说建祠堂,明毁,清康熙三十九年重建,屡有修茸,而原貌一直得到保存。2002年按原址原规制拆卸重建,砖墙改为石墙,木柱易作石柱。面墙悉以雕花堵石砌就。该祠宇坐西北向东南,是一座砖木石结构五开间二进带一列左厢房的闽南古建筑。

尤溪中仙东华施氏宗祠,位于尤溪中仙的东华水尾,坐壬向丙,列有“施琅大将军” 塑像一尊。该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(1662-1722),由施玉节主持修建;历代重建。该祠为二层大楼,左右横厝,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。

平潭霞屿施氏宗祠,位于平潭特区霞屿村,始建于明代,清代以来历代重修。砖混结构,悬山顶,存有平潭《高楼霞屿施氏族谱》。

福鼎施氏宗祠,位于福鼎市区施厝巷,建于清道光五年(1825年),宗祠总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,雕梁画栋,尽显庄重雍容气派。

福鼎施厝巷官厅,又名“大夫第”,位于福鼎市区,建于乾隆五十年(1785年)。宅院坐北朝南,三开间、三进深构筑,分为前厅、中厅、下厅及前后花园。

楹联典故

名标青史千年在,功播清时万古传。

——施姓通用楹联。

树立本根,根深方知道山叶茂;德涌渊源,源远乃见浔海流长。

——云霄陈岱施氏家庙树德堂。

叶落归根流长源远万支蕃衍怀临濮 ,血浓于水睦族敦亲四海宗情会洛江。

——台南市施氏大宗祠临濮堂联。“临濮”指施姓发祥地山东,“洛江”指施姓祖籍地河南。

诏拜仇博士;功封靖海侯。

——上联典指汉朝学者施仇。下联典指清康熙水师提督施琅封靖海侯。

著名著岂止水浒传;雄才非惟揽云集。

——上联典指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。下联典指清代文学家施清。

临濮封侯亘古皆称圣门贤者;石渠讲易迄今尽颂汉代儒宗。

人臣奏开阃殊勋谋猷克壮;国家锡报功巨典品秩加荣。

——衙口施氏大宗祠

族谱文献

闽台施氏族谱现存百余部。有晋江衙口《施氏宗谱》,始修于明嘉靖年间(1521-1566),崇祯元年(1633)修成;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)施侯琢续修,五十五年(1716)施世马来重修,1991年重修。谱79卷卷首2卷共23册,附录一哥四郎二派实录10卷、《靖海纪事》2卷。卷首部分辑录历代修谱序,祝文、祀引、族约、凡例家庙图、墓图、志铭,以及宗支吊图等项纪事;卷1至卷79皆刊世系,包括各分支派世系;附录世系迄载于清康熙五十二年(1713)世次止,靖海纪事辑录了施琅的生平文集,以及群僚序文、赞文等,有名士李光地所书一篇。内载南宋末,肇迁始祖施菊逸,行六十二,泉州移居南浔(今衙口),尊宋详事施炳为一世祖,创南浔施氏大宗。名人清康熙年间所封的靖海侯施琅、“天下第一清官”施世纶等。谱序中还收录施琅,施世伦等人所撰序文。还有《施氏世谱》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)施调培修撰,1993年漳州临濮堂重修,施正渊、施斌编辑,钞本。谱载施氏源自周族,得姓始祖施父。孔子弟子施之常受封于濮为临濮侯,以临濮为施氏堂名。唐高宗时,施光缵随陈政父子入漳开基;宋末后裔分居长泰、漳浦、云霄、龙海等省内外及海外各地。

昭穆字辈

晋江施氏字辈:德昌其福广,志立(乃)建功长;克守忠和信,敦崇瑞兆祥。仁礼存贤慧,书林谱锦章;嘉行传盛誉,厚道美名扬。

© 福州观书堂数据有限公司
推荐浏览器:IE9以上、谷歌浏览器、360极速浏览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