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族谱名称: 姓氏: 名字:
始祖信息: 堂号: 编者
散居地: 地区:
全文搜索
高级搜索

简介

沈姓的人口已达500多万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38%。沈姓是中国大陆的第37大姓,在福建第28位。台湾排名第39位。

渊源

1、沈姓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用牛沉河、渊,祭天求雨的巫觋职司。作为族徽,所以由水、渊、牛、方构成。“方”代表四方,是四时节气的象征。四时季节不及,该雨不雨,旱灾,以沉牛为牺牲祭河伯水神,以此方法求雨。沈沉一字,祖为实沈。

2、出自姬姓,为周文王第十个儿子季载之后,以国名为姓。《姓纂》说:“周文王第十子聃季食采于沈,因氏焉。今汝南、平舆、沈亭,即沈子国也。”读“真”音的沈,即是颛顼帝的后代。据《新唐书•宰相世系表》、《元和姓纂》等有关资料所载,沈氏出自姬姓,是黄帝的后裔。沈本是上古国名,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。周初时,武王死后,由年幼的成王即位,周公旦(文王第4子)摄政。社会不集,武庚(商纣王之子)联合东方夷族反叛,后被周公旦所灭。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因平叛有功,被周公举荐为周天子的司空,后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,又名聃国(今河南平舆北)。季载又称冉季载。聃又写作冉,古时,冉、沈读音相同。前506年,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,沈国的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,称为沈姓。

3、出自芈姓,是颛顼帝的后裔,以邑名为氏。据《通志•姓氏略•二》云:“楚有沈邑。楚庄王之子公子贞封于沈鹿,故为沈氏。”春秋时,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,其后代子孙有的遂以封邑名命姓,称为沈氏。

4、亦出自芈姓,为春秋时楚国王族弟子戍之后,以地名为氏。据《风俗通》、《元和姓纂》、《通志•氏族略》、《姓氏考源》、《姓谱》、《中国姓氏寻根》等记载:春秋时,楚庄王有曾孙名戍,在楚平王时任沈县(今安徽省临泉县)县尹,世称沈尹戍,初隐居于零山,后仕楚为左司马。其后人有的遂以地为姓,称为沈姓。

5、出自金天姓,为少昊裔孙台骀(一作台胎)氏之后,以国名为姓。《姓氏考略》上说:“《左传》沈姒蓐黄注,四国,台骀之后,系出金天氏。又,楚有沈尹氏,沈诸梁,并公族,以封于沈鹿得姓,则系芈姓,非一族,直深切者,为实沈之后,与音审者不同。”据《左传•昭公元年》及《姓氏考略》等资料所载,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国,春秋时,为晋国所灭,子孙遂以国名沈姓,称为沈姓。

6、出自姒姓,为春秋时沈子之后,以祖名为氏。据有关资料所载,沈姓源出姒姓,春秋时公族受封,为子爵位,世称沈子。沈子的后代有的以祖名为姓,称为沈姓。

7、出自少数民族姓氏中有沈姓。瑶族、彝族、锡伯族、蒙古族、撒拉族、朝鲜族、满族、土家族、回族等均有此姓。

得姓始祖

季载,周文王有十个儿子,最小的老儿子叫季载,文王去世后二子武王伐纣后病故,三子周公代替幼年成王行政,周公封侯建邦时封老子季载为司空,封土为聃国,因此季载又称聃季。据《新唐书•宰相世系表》、《元和姓纂》等有关资料所载,周初时,武王死后,由年幼的成王即位,周公旦(文王第4子)摄政。三监不服,与武庚(商纣王之子)勾结,联合东方夷族反叛,后被周公旦所灭。季载(文王第10子)因平叛有功,被周公举荐为周天子的司空,后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,又名聃国。季载又称冉季载。聃又写作冉,古时,冉、沈读音相同。春秋时,沈国为蔡国所灭,季载之后子逞逃奔楚国,其后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,称为沈氏。冉季载从而成了沈姓的得姓始祖。

郡望堂号

吴兴郡:三国时置郡,治所在乌程(浙江吴兴南、晋义熙初移吴兴)。

汝南郡:汉高帝时置郡,治所在上蔡(河南省上蔡西南)。

吴兴堂:自东汉至隋代,沈姓名人基本上都出自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县武康镇),所以沈姓后裔以“吴兴”为堂号。

梦溪堂:宋朝时沈括博学能文,累官翰林学士三司使。对天文、历算、方志、音乐、医药无所不通。制造了浑天仪、景表、浮漏等天文仪器。开创了隙机、浑圆两术和弧矢、割圆术的先河。著有《梦溪笔谈》。沈姓因以“梦溪”为号。

三善堂:南宋兵部尚书沈度,字光雅。在当地方官时有善政:一无荒土、二无游民、三无冤狱,时人称为“三善”。沈姓后人为纪念沈度,以“三善”为堂号。

六礼堂:是指唐代沈佺期注《礼记》中的六礼一事。

此外还有以三易、九思、肃雍、承裕、忠清、树本、文肃、永思、聚顺、叙伦、敦伦、憩石、六宜等作为其堂号。

祠堂古迹

连城沈氏大宗祠,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连城冠豸山东南的石门湖三姑娘山,沈氏大宗祠重建石门岩碑记—沈孟化(参政)。为宋元佑间(1086—1093)沈永钦建。明洪武间,本县沈彦和重建作沈氏祠, 2010年重建沈氏大宗祠。

馆前沈氏宗祠,位于长汀县馆前镇坪埔沈坊村云霄山下,清道光年间(1821-1850)建,坐东南朝西北,占地面积2179.68米。

诏安沈氏宗祠,在诏安县南诏镇东城社区,建于明宪宗成化年间,故称“明宪祖祠”。历代重修,坐北朝南,现在宗祠即保留咸丰时期的木梁构架。

楹联典故

创新声律永明体;善作传奇不俗文。

——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宋•沈约。下联典指唐•沈既济。

三善名世;四韵家声。

——沈姓宗祠通用联。上联典指宋•沈度。下联典指宋•沈约。

武奠霞漳开十邑;德垂梅圃祝华封。

——沈姓宗祠通用联。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沈氏祖庙联。庙祀开漳功臣、武德侯沈世纪。

雩水源远家声大 ,蚶山峰高世泽长

——莆田埭头镇后郑村沈姓楹联之一。联上句雩水系本支沈氏祖居地浙江雩溪村河名;联下句蚶山系莆田沿海之名山。

唐代晋侯封,卓著勋猷垂奕世 ;漳江崇庙祀,永留惠泽耿千秋

——台湾云林县泰安宫(沈氏家庙)楹联之一。其宫地处斗南镇大东里,始建于明郑时期,为大陆沈姓族人迁去台湾者合力建造,祀沈姓先祖、武德侯沈彪。

族谱文献

闽台沈氏族谱现存百余部。有《横口村沈氏族谱》为漳浦横口村沈氏族谱。谱修纂情况无考。内容有沈氏世系图、各朝代祖宗、各世祖传略、漳浦长桥乡康庄沈厝村沈氏家族来历。世系总图始记于一世东汉沈荣昌,止于长桥始祖沈积善,凡四十二世。内载唐仪凤年间,第十六世孙沈彪,字勇,从河南固始随陈元光、陈政入闽,为入闽始祖。到第三十四世孙沈廷辅,号恒忠,宋绍兴丁丑进士,居建阳,其次子沈楸行二郎迁往漳浦,为漳浦肇基祖。楸行二郎曾孙元沈景善因避乱入赘漳浦蔡坑蔡氏,为长桥乡康庄沈厝村一世祖。景善子积善,赘入衡山傅氏,为衡山开基祖。后裔迁往诏安、漳州、龙海、长泰、海丰等。有《吴兴沈氏溯源图》福州沈氏族谱。民国间沈观官编修钞本。不分卷。刊录历代沈氏源流,有入闽始祖沈子常衍派;杭房支世系图;宋沈文肃公基表;宋敷文阁学士文肃公群记;沈氏宪甫公本传;续纂吴兴沈氏小史序;沈氏小史述。幼丹,讳蔡桢,为入闽世祖。载始祖沈天祥从江南湖州迁往杭州,其长孙沈彦三子沈子常从杭州迁闽,为入闽一世祖。此外有诏安沈氏宗谱和新加坡沈氏宗谱等。

© 福州观书堂数据有限公司
推荐浏览器:IE9以上、谷歌浏览器、360极速浏览器